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四个零”服务

 流程     | 文章来源合川日报 |     2020-09-24 09:44

9月8日,记者从区司法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为抓手,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四个零”服务,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接待“零距离”,服务流程“零障碍”。8月下旬,钱塘镇的李某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由前往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在审查时发现该案诉讼时效仅余半个月即将届满,但李某却尚未开具《经济困难证明》这一申请法律援助的必要材料。为此,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即刻对案件进行受理、指派。援助律师提前介入案件,并告知其后期通过快递送达补齐审批材料,促使案件在第一时间进入维权程序。

这只是区司法局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四个零”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司法局以服务便民为目标,不断创新审批机制,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容缺受理”审批模式。该机制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模式,实行法律援助服务前置。截至目前,共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5件,其中“容缺受理”案件达45件。

同时,区司法局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纵向上,下放法律援助案件基层受理权限,以30个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前沿阵地拓宽申请渠道。横向上,在区检察院、区看守所、区妇联设立值班窗口,将法律援助覆盖至重点领域,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进行申请,截至8月底已受理线上申请65余人次,真正实现了接待服务“零距离”、服务流程“零障碍”。

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4月2日,南津街街道居民刘某专程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将一面印有“贯彻法律援助宗旨坚持正义维护公平”的锦旗送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手中,以表达对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的感激之情。区司法局合理压缩申办时限,由原来7个工作日缩短为即申即办,解决了缺少部分材料的受援群众时间紧急、急需办理的问题,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通过完善受理、审查、指派、承办、归档等各环节工作制度,建立案卷评估、旁听庭审、意见征询督导、受援人回访“四位一体”质量评估体系,细化案件评估标准,并推选35名优秀法律服务人员进入值班人员库,严格实行考评制度,建立案件办理情况反馈和投诉机制。

今年1-8月,区司法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5件,提供法律咨询3400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35万元。目前,案件回访满意率达到98.3%,真正实现了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