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治理的实战经验

 公司治理     | 文章来源知乎 |     2020-09-18 09:41
其实吧,我不是专门研究公司治理的。我只是在一个小的股份制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同时参与了许多公司治理的实际工作。我所在的银行对于监管的解读和中国公司治理有一些很深的研究,也是国内比较少的真正尽量把公司治理一点点落到实处的银行。所以我的实际经验比理论经验多。不知道能不能给你些帮助。我就说说我们是怎么开展公司治理的工作吧。
一、基本的参考
主要是公司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监事会工作指引、稳健薪酬指引、信息披露指引等,同时作为实际的工作人员,我们也会参考几大交易所出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指引。
银行因为有监管,而去这两届普遍很重视公司治理,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以及新的巴塞尔协议3发布之后,监管部门希望从公司治理层面加强银行的自身实力,因此陆续推出了许多政策和指引。因为受监管,所以我们必须遵守,因此会深刻解读,找出核心。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大家都知道,公司治理的架构是三会一层,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分工、保证四者互相促进同时又有效制衡。因为各种奇葩原因,中国的公司治理体系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架构体系。职权在公司法中有一些基本的划分。
股东大会,基本上决定与公司生死存亡(设立、增减资、章程修改、清算、破产等)的事情。然后股东大会闭会期间授权给董事局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行。
董事会,管什么,管战略(公司经营方向、经营理念)、管风险(经营毕竟有风险)、管文化(制度解决事的问题、文化解决人的问题)、管信披(信息披露是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最主要的沟通途径)、管高管(董事会授权经营层高管,对于经营管理承担责任)。
高级管理层:负责公司具体的经营。这个主要就是战略的执行层面和任务指标的完成。特别强调的是在授权范围内高管层独立工作可不受其他层面影响。
监事会:监事会主要做两件事:监督,包括对董事会、高管层、财务、内控、风险等多方面的检查。另外一件事,就是在董事会不作为时承担董事会的工作。主要是指召开股东大会,或者在董事会、高管层做出有损公司利益时要求其纠正。
三、零散的一些想法
1、公司章程对一个公司而言,就好像宪法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基本大法么,不可违背么。很多公司根本不重视章程,这是非常错误的,给人家留下可钻的空子还怪别人!
2、每个企业的公司治理都不一样。我们所研究的,都只是理论上的架构和运行。唯一无法把握的是人性,这恰恰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因素。
3、公司治理其实很重要。真的比经营策略、营销手段、任务指标、人力资源重要。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它是虚的,就是因为它的“有效制衡”。这是经营最基本的哲学。它没问题,别的不一定没问题。但是它如果出了问题,别的肯定出问题。

出差办事,回头再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