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且该数据在2025年将接近3000万。而与用工缺口扩大相对应的,是职教毕业生正在逃离所学专业的现状。无论是大国工匠,抑或是工业4.0,职业教育都曾被誉为“立国家竞争力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定了具体指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其实,早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目前,中国高技术人才存在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等现象。2018年,中国技能劳动者约1.7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0.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而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1以上,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各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一线城市的布局逐渐完善,未来一线城市仍因职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增长将会趋于平稳;武汉、郑州、南京、合肥、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由于聚集了较多的高校和专科学校,毕业生及就业需求人群庞大,市场空间较大且增速较快,是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扩张的重要方向;三四线城市目前尚未成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重点,但部分三线城市因其拥有大量毕业生和职业产业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公司新的扩张方向。
而我国职业学校培训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类似培训机构可供客户选择。学员亲身体验的良好口碑、课程研发与授课技能的专业能力和行业内综合知名度将会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品牌的培训机构开始逐渐占领全国各级城市,培训业的连锁企业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各类培训连锁品牌已逐步形成,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服务市场参与企业众多,民营企业占比很高,这和学历职业教育市场、整体教育市场的总体趋势有较大差别。职业学校教育培训市场竞争非常充分。职业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服务对象以大学毕业生和本领域与跨学科技术人员为主,这也就导致了职业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客户极为分散,不存在收入占比很高的客户,这是本行业公司的一大特征。职业学校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格局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全国范围经营的知名品牌培训机构,主要有传智播客、达内科技等,此类企业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占据全国中高端培训市场和较大市场份额;第二层次为区域性经营的培训机构,此类企业数量较多,在小范围地域内占有部分市场,但规模相对较小。
在2019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下行时,万亿级职业教育市场发展迅速,国家政策利好更是将职业教育推到风口。但是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改变,使得传统职业教育培训行业需要以新细分领域、新品类、新模式来应对挑战,而新领域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职业教育是教育各细分赛道中体量最大的赛道。根据市场预测,预计到2020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6063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110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其中民办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增长较块,从2015年的45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9177亿元,占比近83%,可见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