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印刷生产企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风向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     2020-12-30 10:59

印刷生产企业是从事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经营企业的集合。其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的是具有突出的来料加工的性质。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是现代文化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全球印刷市场总值为6100亿美元,北美占32%,欧洲占32%,亚洲占28%,其他地区占8%。然而,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场将“东移”:北美将占28%,欧洲将占31%,亚洲占30%,其他地区占11%,全球印刷市场总产值将达7200亿美元。

据中研研究院《2021-2025年中国印刷生产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1年印刷生产企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风向

中国传统印刷业发展迅速但畸形,利润低下、信息不对称严重,买卖沟通不畅、熟人交易为主等等问题屡见不鲜。电子书打压书刊印刷,廉政之风打压包装印刷,数码印刷抢占个性化印刷,我们传统印刷行业产能过剩,全国平均开工时间只有50%,南北差异巨大。可以预见的印刷行业的互联网化,甚至制造业的互联网化将会是趋势!网络渠道更加的方便,便捷,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节约人力。对于此,传统印刷行业也需要尽早改变。

目前整个印刷生产企业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印刷人参与到这个行业当中,大大小小的印刷厂和业务人员犹如雨后春笋般升起。整个印刷行业,由印刷厂和业务人员组成,两者都是各种独立的群体。一般的印刷厂很少有业务人员,或者几个别的业务人员。而很多业务人员,我们整体在市面上见到的印刷业务人员更多的是一种中介,他们接到活后,一般再找合适的厂家印刷。一般一个印刷厂靠一群这样的业务员养活着,同时一个业务员靠着几个印刷厂养活着。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不能够离开的关系。这就是的实际操作模式。另外互联网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百度的竞价排名和关键词优化卖得很热,很多印刷公司通过网络接活,从而做到坐等式的营销。这就是整个印刷行业的商务营销模式。

在我国印刷生产行业中,被称为都市型工业的印刷业成为近年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并连续以10%-12%的速度增长。从布局上看,印刷企业相对比较分散,不利于印刷行业的日常监管。从企业规模上看,沿海等发达地区印刷企业规模较大,而内陆等地区印刷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从业务结构上看,仅有少数企业货源充足,而大多数企业货源紧张。正是由于规模小的印刷企业偏多,有低档次、重复建设等现象,许多印刷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高新技术在这些印刷企业的运用比重还很低。印刷具有提高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增强消费等功能和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印刷业的总产值仍然很低。有数字为证:目前,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仅占全世界印刷工业总产值的4%左右,而占全国GDP也只有2.5%。而我国印刷行业的劳动效率也较低,甚至还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诚然,劳动效率低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另一方面取决于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印刷生产工业总产值仅占全世界印刷工业总产值的4%左右,而占全国GDP也只有2.5%。而我国印刷行业的劳动效率也较低,甚至还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诚然,劳动效率低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另一方面取决于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目前,我国印刷生产行业设备水平参差不齐,明显形成了两极分化:即市场上既有各种高速、高档,处于世界领先的进口印刷机,也有各种技术含量低、品质低劣的印刷设备。

特别是大部分中小型印刷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大多使用中低档的印刷设备。许多印刷企业买的是二手的进口印刷设备,许多小规模企业使用的是老式印刷机,印后工序生产设备也比较落后,有些印刷设备已近老化。而与这些中小企业相比,一些大型印刷企业的设备则比较先进,其设备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能够承印各种高档印刷产品。这一弱一强的现状,显示出我国印刷业整体实力不足。

印刷生产行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文化产业和制造业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70年来,中国印刷业始终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而快速发展,企业数量由解放初的千余家增加到近9.8万家,增长了90多倍,印制出版物品种由不足1万种增加到约50余万种,增长50多倍。经历70年的拼搏奋斗,我国已建立治理体系完整,产业门类齐全的印刷加工制造产业链体系,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印刷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