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如今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咕咚手环、Tesla、乐视电视等。
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交汇点。
当前各大巨头都在布局智能硬件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有国内的百度、阿里、小米,国际上的Facebook、谷歌、亚马逊。智能硬件市场种类繁多,若以智能音响作为代表分析,根据美国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19年Q2智能音箱出货量报告,在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中,小度出货量470万台,继续蝉联全国第一、全球第三,阿里巴巴出货量430万台,小米340万台。在国际上,亚马逊全球第一。谷歌全球排名第二。
巨头的进入虽然有利于这一市场的的发展,但也加剧了竞争态势。目前智能硬件行业已经是红海。国内除了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以外,其他公司也在入局智能硬件行业。
目前智能硬件行业玩家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阿里智能、百度、京东智能等机构为代表的机构,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为行业提供生态服务平台。另一类是以腾讯开放平台、小米集团等为代表的机构基于自身供应链背景,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或者某种打包解决方案服务。最后是另外一些基于创始人背景的初创型机构。
在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很多智能硬件产品应用都可以在万物互联时代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智能硬件创业者在物联网时代正面对着不小的挑战,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已经从单个变量增长到好几个变量,这既是行业转变的思路,更是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智能硬件行业即将迎来井喷式爆发。根据Gartner预测,相比2014年,今年全球互联设备将达到49亿台,增长30%;2020年规模会达到250亿台,思科认为是750亿台,IDC预测则是500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