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少儿图书行业已成为整个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     2020-12-31 10:34

少儿图书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内容和形式均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特点。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则始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 、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他们的创作活动多始于20、30年代 ,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小姐》(陈伯吹)、《野小鬼》(贺宜)、《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近几年来,在纯文学刊物普遍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儿童文学一枝独秀,期发量连年上升。儿童文学自1997年改革一来,实施精品战略,使刊物发行量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攀升。可以说,不论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还是在整个中国纯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杂志的发行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儿童文学》杂志已由一份“少儿文学读物”拓展成为了一份“家庭读物”,目前正慢慢向一份“社会读物”奋进。它以一流的品位和丰富的内容获得了少儿读者、家长、老师以及作家、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的目标是,让社会大众形成这么一种共识:让孩子在阅读《儿童文学》过程中,获得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提升,为塑造新世纪的民族品格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我国少儿畅销书市场愈发缺乏新的畅销书。一方面是受到国家出版政策变化、出版社和少儿图书公司自身选题创新不足、库存压力大和出版增长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此外,少儿图书出版从业者对畅销书生产传播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9年度京东图书成交额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湖北省的成交额和销量同比增长均位居全国第一。 尽管从销售额绝对值上看,一、二线城市的主力位置依然不可撼动,但2019年,中低线市场进一步成为图书销量增长的引擎,以华中省份尤为突出:湖北省的成交额和销量同比增长均位居全国第一,加上湖南、河南,在排行榜前六名中占据3席;华东的江西、安徽分列第二、第五名,前六名中还有西北的新疆。

0—8周岁少儿图书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年的75.8%;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3%,较2017年的93.2%提高了3.1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6.4%,低于2017年的90.4%。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

教育部印发《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下称《推荐书目》),共推荐6905本书。据统计,《推荐书目》共推荐了6905本书,内容涉及五个大类。记者看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就在推荐书目中,《木偶奇遇记》、《包法利夫人》、莎士比亚全集等众多中外著名文学作品也在其中。

《推荐书目》共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推荐26本;第二大类为宗教、哲学,共推荐213本;第三大类包括社会科学总论、军事、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共推荐5048本;第四大类包括自然科学总论、数理、化学、天文、生物、医药、环境、航空等,共推荐1412本;第五大类为综合性图书,共推荐206本。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有利于激发每个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习事半功倍。而近日,《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近七成中小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其中,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个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个小时(不包括1小时),且随着年龄增长,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个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

我国一直有重视少儿读物出版的传统。历经建国近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少儿出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己迈入少儿图书出版大国的行列。当前的少儿图书出版正进入一个充分的市场竞争阶段。少儿出版已成为整个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