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红牛官方微信公众号12月25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20年12月24日,中国红牛2020年销售额完成228.15亿元,同比增长约5亿元,已超过年初设定的销售目标。同时红牛还表示,25年来,其招牌产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对于这一成绩,红牛表示:“中国红牛品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背后是中国食业人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和奋斗,是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点赞”。据了解,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红牛排第90名。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红牛排名第99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红牛排名第468。
中国红牛母公司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财报显示,华彬快消品在上半年的业务表现好于市场预期,整体收入143.3亿元,全年销售任务完成度为58%。其中,作为核心业务的红牛销售业务,在饮料行业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逆势上扬,功能型饮料半年销售额达134亿元未来功能型饮料行业市场如何?
目前,我国功能饮料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期,上市品种不断增加,品类进一步丰富,消费者认可度稳步提升,销售量增长迅速,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人们对营养、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部分需求的人群也随之扩大,而且在今后选择饮用营养、健康、保健等功能的饮料的人群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功能型饮料市场发展前景是令人期待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这意味着我国功能饮料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巨大的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和潜在的市场变局正在吸引各路掘金者,一方面国内饮料巨头纷纷推出功能饮料产品,另一方面国外功能饮料巨头也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纷纷趁机发力,加速布局,整体市场已处于竞争红海。
能量饮料属于功能性软饮料的一种,以往更多地是用于工作学习任务中,用来提高注意力和提神,而游戏界的能量饮料开始推出,能量饮料开始蔓延至各种细分领域下,或许未来会蔓延至更多其他的细分领域。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1年到2018年保持年年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仅90亿元,到2018年涨至362亿元,其增长势力不容小觑。预计在2021年,将涨至486亿元,增长迅猛,潜力巨大。
另一种功能性饮料下常见的是运动饮料,多见于运动场上,多用于在运动健身过程中保持耐力和精力。2019年中国功能型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08.6亿元,于2021年将涨至116.9亿元,虽市场规模小于能量饮料,但是也持续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功能性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至少有602.9亿元,未来这片市场规模是可观的,功能性饮料的发展极具潜力。
现在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有巨头企业占据大部分份额,但是也有很多待开发的细分市场,如电竞游戏领域,不同细分市场下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特别需求,了解特定群体的需求,创新产品,抢占功能性饮料的市场份额。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仍有较大的市场容量空间,目前中国人均消费量1.5升,欧美国家则高达7升;中国功能饮料的市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从中国的市场容量和人均消费来看,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机会还是很大的。未来中国功能饮料群雄纷争,市场不断被蚕食分割,功能饮料市场由原来的高价位向多价位发展。中国功能饮料正在由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转变,未来的消费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不会强制性的接受产品,当下正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通过营销去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