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 “十三五”时期自然保护地增加七百多个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1-04 10:19

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

“十三五”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天然林保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天然林保护资金投入达2400亿元,占中央财政林草业总投资的40%以上,天然林面积净增8895万亩,蓄积量净增13.75亿立方米,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天然林资源质量逐步提升,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天然林保护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指标。全国已建立起近700万人参与的天然林管护队伍,在国有林区建设管护站点3.2万个。各地综合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无人机等各种智能软硬件技术对天然林资源加强保护。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其中80%以上的贡献来自天然林。5年来,天然林区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天保工程区退化的森林植被逐步得到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天保工程区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快速转变。

“十三五”时期自然保护地增加七百多个

在国新办在2020年12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700多个,面积增加2500多万公顷,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

“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王宏介绍,这25个试点工程,涉及全国24个省份,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00亿元,目前实际完成的投资将近1700亿元,试点工程在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园林绿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规模继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仍然巨大。城市园林绿化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土绿化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现有宜林地60%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经济相对滞后地区,立地条件差、水资源短缺地区,造林绿化难度越来越大。南方地区造林主体任务基本完成,新增森林面积空间较小,北方地区绿化空间广阔;城市绿化水平较高,乡村面上绿化水平较低,区域、城乡造林绿化发展依然不平衡。城乡扩张对林地、草地、绿地、湿地侵占现象仍较严重;极端气候灾害频发,森林、草原有害生物和火灾防控压力居高不下,巩固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园林行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代表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如住建部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对各类绿地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其中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国家发改委将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列为鼓励发展的产业。住建部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加快创建园林城市。以上政策层面的推进,尤其是城镇化为园林行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容量,各地城市加紧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以此作为城市发展目标之一,为园林行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尽管国家宏观经济减速及房地产行业调控继续,园林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更加美丽。2017年末,全国城市公园15633个,其中免费公园14555个;公园绿地面积68.8万公顷,1981年末仅有2.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平方米,而1981年末只有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比1986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1%,比1996年末提高18.1个百分点。2018年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2019年全国新增国家森林城市28个、国家园林城市39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1平方米。住建系统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地219.7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34%、41.11%。

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已提高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度。因此,实现城市园林生态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国各地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向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发展,园林绿化行业也将顺应趋势,将资源、技术、市场向生态领域倾斜。同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与生态环境建设及与生态修复相关的森林公园、流域治理、生态湿地修复、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边坡修复、土壤改良与土壤污染修复等园林行业新兴细分领域快速发展,园林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

“十三五”期间,中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造林。中国政府确定到“十三五”末,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23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10.4亿亩,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间,中国每年要完成造林任务1亿亩,国土绿化既要增绿扩容、又要提质增效。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城市绿化项目投资,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容量接近1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