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智能化水平 教育机器人在K12赛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1-05 09:44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是为人类或工业自动化应用之外的设备而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包括个人服务机器人与专业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则是属于专业服务机器人的一个分支。

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占比十分厚重的K12赛道中,教育年龄分级十分明显。而教育机器人能否适应不同年龄分级的教育模式很考验机器人是否真的“智能”。

资本介入,教育机器人市场正在加速规模化与市场化的建设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育机器人的本体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化的设计方案,在架构、总线、通讯、接口、标准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规范。

从教育市场发展趋势看,K12教育线下培训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线下培训机构呈现智能化、场景化、效率化发展趋势,教育机器人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在产品功能、教学模式等方面,教育机器人也不断升级优化,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从行业规划看,2017 年7 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在这一方面,教育机器人具有先天优势。

从市场基础看,一些大城市家庭的教育投资占全家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加上二孩政策的放开,新增出生人口增加,为教育机器人提供了增量市场基础。

教育机器人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但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型号多样,从功能上出现了陪护、积木、类人等多系列产品。

教育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机器人产业三大核心要素的技术突破:人机交互、机器视觉、情境感知。由于涉及学科庞杂,在心理学、生物学、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众多领域,机器人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因此变得十分缓慢。而科学家如何在未来将这些难题可行性空间扩大,将机器人社会化功能增强也成为了教育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先决条件。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回落,服务、特种机器人增速稳定。技术创新围绕仿生结构、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不断深入,产品在教育陪护、医疗康复、危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企业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前瞻布局机器人智能应用,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