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②扩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③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生尽快就业;④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⑤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2019年,就业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均处于预期控制目标之内。疫情给今年的就业工作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总的来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
我国经济的规模大,市场空间广,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这些都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的大国,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将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据悉,每年递增几十万的就业大军让这些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据悉,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一方面,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各家企业开启的校招岗位数量有一定减少。另一方面,高考录取人数和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企业招的人更少,学校毕业的人更多,这种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就导致了近两年校招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