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前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未知 |     2021-01-13 16:12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深化“5G+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典型场景推广。探索5G专网建设及运营模式,规划5G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

2020年是5G进入规模化应用的一年,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71.8万个,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总数超过3.2万。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性能有助于传统工厂转型,实现工业生产全流程要素资源的连接,推动工业互联网项目的落地实现。到目前为止,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过1100个。

近三年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的成果。她介绍,网络新技术探索部署标识解析体系从0到1的突破,建成东西南北中国家五大顶级节点,上线运营63个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超过4700家,标识注册总量突破66亿,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70个,十大双跨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到80万套,35万家工业企业上云。

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达3万亿元。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扩大,工业互联网领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2019年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占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比重已达74.8%,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可带动约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紧张的阶段,工业互联网在助力医药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5G+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5G+超高清视频技术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结合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识别技术,郑州移动实现了对郑州宝冶钢结构有限公司厂区环境风险、人员违规、设备运维等的实时分析和预警,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5G+VR技术,帮助工厂与国外专家高清远程通信,让专家远在海外也能对现场情况进行指导,解决了企业售后服务人员不足、专家资源稀缺、工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在未来5~10年将初步走向制造强国,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载体正加速释放其力量。同时,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工信部近期明确,到2022年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个典型工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