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范围进一步扩展 不久将能上高速路测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1-13 16:13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在“新四化”趋势引领的汽车变革背景下,汽车产业的边界正逐渐模糊,高科技企业不断向汽车产业渗透,传统车企则纷纷向科技出行公司转型。剧变之下,汽车赛道的竞逐进入全新时代。

为抢占先进制造的战略制高点,各主要工业强国相继提出了向智能制造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汽车产业作为民用工业中的集大成者,正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而智能汽车代表着汽车产品向网联化、智能化的演进趋势,不仅在于汽车产品与技术的升级,更有可能成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全业态和价值链体系重塑的重要组成,从而推动人类社会迈入全面智能化的新时代。正因如此,智能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及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载体。

当前,我国相关企业、高校等已研发出可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对在更广泛测试场景下开展道路测试的需求强烈,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测试结果互认已然成为产业的共同诉求。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完善,在实际道路和真实交通环境下的测试和示范应用已成为自主骨干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品应用及推广的现实需求。

为营造更好的测试示范环境,共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工信部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组织行业机构、重点企业等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修订,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规范》编制说明强调,各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其行政区内选择有代表的道路、区域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范畴由道路进一步扩展至区域,且包含高速公路,但因为无论是道路测试还是示范应用,仍处于测试阶段,为保证安全并非开放所有的公共道路和区域。

《规范》要求,道路测试车辆、示范应用车辆车身应以醒目的颜色分别标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或“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等字样,提醒周边车辆及其他道路使用者注意,但不应对周边的正常道路交通活动产生干扰。车辆在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过程中,不得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不得搭载危险货物。

目前,我国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2000公里,共发放测试牌照400余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200万公里。在测试政策方面,已有超过26个省市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据悉,该文件正式实施后,将替代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4月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