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在台湾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大规模民宿发展的地区是垦丁国家公园,时间约在1981年左右 ,当初是解决住宿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种简单住宿型态,没有导览或餐饮服务。起因于游憩区假日的大饭店旅馆住宿供应不足或缺乏服务,或登山旅游借住山区房舍工寮缘起,有空屋人家因而起意挂起民宿的招牌,或直接到饭店门口、车站等地招揽游客,而兴起此行业。
民宿建设是我国乡村旅游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阶段,就像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它在乡村旅游业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能够使乡村旅游收益更加稳定、更丰厚。
从整体形势来看,现在90后是消费的主体,这些年轻人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外出旅游的游客在住宿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民宿,近年来民宿行业迅速崛起抢占了酒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了民宿这个市场并投入其中。
而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民宿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时至今日,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但从事民宿行业的朋友不必太过悲观,相信疫情过去后,未来民宿行业仍然大有发展,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报复性”的旅游和消费热潮将为这个行业重新带来生机。
从1月踌躇满志,2月措手不及,3至5月奋力自救,再到下半年“报复性”回暖,民宿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2020年,疫情让行业站上了加速洗牌的转折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线民宿房东数量为40万人,房源数量为134万个,但2020年15万家酒店关停,其中单体酒店占比达98%。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渐成热潮,文旅融合业态加速更新,山东民宿经济持续升温。不同风格、各式样貌的民宿盘活地域资源禀赋,凸显独特风土人情,带动游客“打卡式”旅行向“深度游”体验转变。
深冬时节,走进济南九如山度假风景区,依然可见络绎不绝的游客在冰瀑、飞雪等冬季“网红”打卡地游赏拍照。吸引并留住他们的不仅是冬游产品,还有多种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民宿聚落,包括可以体验亲子手作的“不二木居”、能免费品尝红酒的木桶民宿以及品尝手磨咖啡的猫窝民宿等。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形势后,民宿行业“回血”迅速。熬过最艰难的停摆期,九如山民宿在去年复工复产后,营收相比2019年整体翻了两番。2020年“五一”前后,客流量基本恢复到往年水平。“这既是山东省文旅厅鼓励‘山东人游山东’的政策在发挥作用,也是因为解封后,人们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渴望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当下,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粗暴”的位移,而是需要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从体验式消费过渡为沉浸式消费。在山东乃至全国推广和发展民宿产业,打造的不仅仅是停留的驻地、瞬间的风景,更希望塑造一种美好文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