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旅游产业连续17年位居全国首位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1-27 09:43

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学术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存在泛化现象,许多人把旅游业主体都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包括旅游交通企业、旅游住宿企业、纯自然的观光型景区等。

近年来,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广东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广东省民办博物馆工作指引》、《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办法》等系列文件,精准绘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蓝图。为优化营商环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强“放管服”改革,88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压减至43项,60%以上事项即时办理,电子证照关联率100%。

随着2020年正式落幕,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正式收官。2018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787.81亿元,占GDP比重5.79%,比2015年分别增长58.62%和0.78个百分点,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广东共安排资金2.52亿元,重点扶持高端旅游项目和旅游重点建设项目31个;安排资金2400万元,扶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7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36家,相比2015年增长近90%。此外,广东省还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连续3年举办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指导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文旅产业投资基金”。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出4亿元一揽子政策举措,对1100多家文旅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和补贴支持。

大湾区镶嵌着多个美丽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像闪烁的明珠,赋予湾区独特的人文亮色。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勾画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人文湾区、休闲湾区的发展蓝图。在规划引领下,粤港澳文旅发展将进一步形成合力,不仅为区域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多元文化格局增添光彩。

文旅产业一直是支撑港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近年来,港澳文旅产业逐渐暴露出发展结构的隐忧,以旅游市场为例,香港旅游消费主要以购物为主,澳门旅游消费则以博彩为主,这种长期单一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港澳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文旅产业已具备较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城市间的平均旅行时间,提升了城市可达性,“一小时黄金旅游圈”逐渐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交流进程明显加速。

2021年广东将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展会,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广东卫视、珠影集团、文艺院团改革振兴、提质增效。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抓好标志性景区景点、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等建设,开发红色文化、南粤古驿道、少数民族村寨等精品线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办好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等设施,培育壮大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