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步步升级完善。央行此次《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支付领域反垄断,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以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同时,《条例》对支付功能的重新划分定位。
防范支付领域金融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一环。此次支付行业监管升级,威慑力更强,有助于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形成“支付归支付、清算归清算、服务归服务”的格局,有助于平衡好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近期,支付领域相关监管法规密集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均直指支付行业乱象,进一步规范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维护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在支付清算市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形势下,强化支付行业监管正当其时。
自2010年建立支付业务许可制度以来,我国支付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支付机构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快速上升。如今,我国非银行支付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众多支付机构通过业务及技术革新,顺应消费转型升级趋势,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在小额零售支付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乱象逐渐暴露。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违规“直连”“互联”,通过银行违规进行跨行清算,导致风险屏障缺失,资金信息高度不透明,还有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无证驾驶”,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
此外,违规经营、挪用客户备付金等风险事件也时有发生,更有部分机构为灰色交易提供支付手段,甚至沦为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道。相关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集聚了金融风险,侵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危害。
为整治这些乱象,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早在2010年6月,央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奠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基础。2016年4月,央行等14部委联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2016年10月公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整治支付市场乱象也被列为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央行和相关机构更是从客户备付金、跨行清算、业务许可、条码支付等方面密集出台文件,全方位“出击”,将“严监管”和“强服务”结合,打出了清理整治支付市场的组合拳。但是,由于此前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属于部门规章,层级较低,威慑力不够,难以完全满足对支付市场监管的需要。
防范支付领域金融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一环。此次将支付行业监管的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威慑力更强,将有助于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形成“支付归支付、清算归清算、服务归服务”的格局,有助于平衡好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在支付清算市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当前,厘清规则尤为重要。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不少外资机构表示希望进入中国支付服务市场。此前,贝宝(PayPal)完成国付宝70%股权的收购,成为国付宝实际控制人,这标志着贝宝成为首个进入中国支付市场的外资支付机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支付行业更需要加快补齐制度短板,为内外资主体营造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内外资机构在统一的规则之下开展业务,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支付业务的需要,提升支付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此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会议指出“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按照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649.77亿笔,金额696.44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345.00亿笔,金额78.96万亿元。
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同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管理部门也在与蚂蚁集团保持密切的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及时发布。
在蚂蚁集团受到强监管之际,其他玩家则伺机入局支付。
支付业务内涵更多在于用户黏性、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闭环和数据沉淀,只要存在可能性,互联网平台都会尝试自建生态闭环。“买一张支付牌照,也就需要5-6亿元人民币。”一位支付公司人士表示,大厂拿支付牌照,自建支付渠道,一方面节省支付渠道费用,另一方面,支付也是形成生态闭环的重要一环。
以快手为例,2020年11月,快手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联支付。快手的招股书显示,快手向腾讯集团支付的支付渠道手续费,2017至2019年三年间,分别为5900万元、1.42亿元、2.19亿元,到2020年上半年此项费用的支出已达1.84亿元。
仅在本月,哔哩哔哩关联公司完成了对“bilibilipay.com”和“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备案。抖音支付在抖音APP内正式上线。拼多多关联公司新增“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等陆续消息传来。
这几家互联网平台虽然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量,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成功在于它们早已走出了阿里、腾讯的线上生态圈,实现了线下流量反哺线上的战略转型。而不论是电商主业的拼多多,还是娱乐视频主业的抖音,其支付工具在短期内仅仅只能满足线上的APP生态内的需求,要想走出去,并无很好的落地点。如百度、京东,早已布局支付牌照,但其支付业务均未走出独立发展的上扬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