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据IPO早知道消息,在1月27日的“2021中国宏观经济展望、资本市场动态”的媒体电话会议中,高盛表示对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信心,预测2021年中国实际GDP将增长8%,并建议高配A股、港股,医药、传媒、互联网零售、交通运输、耐用消费品五大板块将成为2021年A股重要投资主题。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认为,中国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所产生的出口抢单市场份额,2021年将会减少,但是与非疫情有关的需求,2021年也会反弹。美国投资者现有中国股票的总仓位处于历史的高位,约1.1万亿,其中中概股约4000多亿 ,港股约5000多亿,A股2000亿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GDP超万亿的城市增加到23个。按时间顺序来看,2006年上海GDP率先超过万亿,2008年北京GDP破万亿,2010年广州GDP破万亿,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4个城市GDP突破万亿,2014年武汉、成都GDP超过万亿,2015年杭州GDP超过万亿,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突破万亿元,未来中国经济市场行情如何?
疫情当前,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我们曾跌入低谷,却不曾放弃希望。202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中国经济V型反转,离不开14亿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此次疫情虽然带来很大挑战,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不会因疫情而中断。
从根本上说,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靠技术进步,二靠制度激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一直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提升人力资本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我国高端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重大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大幅提高,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抗风险能力均大幅提升。三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巨大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并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可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稳固、态势良好,不会因疫情带来的短暂冲击而中断。
2019年,我国国内经济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1万亿美元,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生产的齐全性、规模性,金融市场的厚实性,使外生冲击难以引起经济趋势性变化,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弹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可谓是顶风前行。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国的社会生产和商品贸易按下了暂停键,再加上国际关系的波动和某些国家的贸易封锁,内外的双向冲击让我国经济增长阻力重重。
中国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也为带动整个世界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一年,无论是疫情还是外部环境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自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不过,不断展现出强大韧性的中国经济仍然最被外界看好。一些外媒提到,相比美国等部分国家大搞经济刺激,中国在疫情中采取的刺激措施更为克制,手中留的牌更多。“从2021年的情况看,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宁吉喆指出,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