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过节”成为新潮流 春节移动互联网流量达357.3万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2-22 14:54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通信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城市的5G网络覆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疫情冲击和“宅家”新生活模式等影响,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激增,线上消费异常活跃,短视频、直播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迅猛增长

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春节拜年、娱乐方式及消费模式继续向线上转移,“云端过节”、数字红包、网购年货等成为新潮流,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保持快速增长。云上互动、娱乐、购物等“云上生活”方式备受青睐。

2021年春节假期(2月11日—2月17日),移动数据流量保持较快增长。春节假期7天,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357.3万TB(1TB=1024GB),与2020年春节7天相比增长23.4%。其中,除夕和初一两天的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分别增长28.7%和26.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本月初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9.86亿。报告称,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

同时,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并进,不断提速。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连接终端超过1.8亿个,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

春节7天假期间,全国通信网络安全畅通、运行平稳,实现无重大网络故障、无重大安全事件、无重要客户投诉的保障目标。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548.4亿分钟,同比增长5.6%。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 212亿条,各类公益短信占比提高。基础电信企业制定针对性网络安全保障策略,节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巡检扩容。中国移动推进智能化网络保障手段,包括保障人员在线管理、异常事件线上协同、网络云智能容灾、智能化机房巡检、AI智能语音投诉分析等,有效提升保障效率;中国联通制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防拥塞、防攻击预案;中国电信投入保障人员达11万人次。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为各商家开展线上年货节等消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满足用户线上拜年、云聚会、春节视频分享、春晚红包互动等通信需求,为繁荣节日消费市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