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投资提升空间很大 制造业投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统计局 证券之星 中国证券 |     2021-04-23 10:5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4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制造业投资时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一些重大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民营企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在整体需求快速恢复过程中,确实有一些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包括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也就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说明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开征求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近年来,在行业形势及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规模已经达到15000亿元。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下行趋势,各国对于制造业发展愈发重视,纷纷加快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战略由此不断升温。目前,因此,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制造业企业经营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向高端的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升级(即所谓的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从而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更是中国企业突破危机,长远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制造业的"微笑曲线"表明,前端的研发和设计、后端的销售和物流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更高的环节,而生产的环节利润较低。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局限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将面临同质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利润越来越低的严峻压力。

单纯从事生产制造环节的中国企业,无不感受到利润偏低,同质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中国部分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如家电制造业,其利润已经薄如刀刃。从向服务转型,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开拓新的赢利增长点,是中国制造企业突破竞争红海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