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似乎掀起了“造车潮”,已在传统互联网企业成为头部的“诸神”,纷纷加入造车队伍。小米、百度、滴滴,甚至OPPO也传出了造车消息。智能汽车已成为企业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数据采集又是发展智能汽车制造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正悄然渗透至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也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战略需求的正确方向。2009年,以安吉星正式进入中国为起点,“智能汽车”的表述开始成为越来越火的词汇。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也趋于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临近商用,宝马、奔驰、谷歌等著名企业开始市场布局。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较为复杂,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参与者包括整车厂、互联网公司、ICT企业、Tier 1供应商(一级制造供应商)和政府。
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约为1亿辆,自动汽车驾驶市场渗透率率为10%,每辆汽车均价为16万元,则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测算,无人驾驶汽车创造的市场价值将达到420亿美元;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而中国将是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汽车共享等新的商业模式又为智能汽车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制造2025》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联网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一样,自动驾驶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如今已到达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传统汽车企业纷纷加快 智能汽车的发展,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加速向智能汽车产业渗透和布局。预计到2025年,在汽车领域的数字化移动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万亿元。汽车产业价值链正在向智能化的推动下加快重塑,自动驾驶技术及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也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自动驾驶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风口行业。
未来几年,部分智能汽车行业相关企业或团队会因资金链断裂、供应链匮乏、人才供给不足、制造问题、目的性不纯粹等种种原因,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博弈之后,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初定。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