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是生产和传播各种以文字、图片、语言、影像等符号形态的内容产品以及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形成的企业集群。自1979年恢复广告经营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传媒机构沿着产业化路径不断前进,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产业。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在技术和政策的引导下加速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网络媒体占比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其中互联网传媒占据了传媒业市场的八成,传媒产业发展进入大众自媒体传播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取得了很大进展。
与全球传媒产业总规模2万亿美元相比,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传媒产业的1/7。从3000亿元到2万亿元,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的这一跨越用了15年。据《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20959.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22625.4亿元,较2018年增长7.95%。从细分领域看,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报刊行业收入同比下降,而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等保持增长优势。
自2014年深改委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媒体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形态阻隔的打破。六年间,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坚持技术支持、内容建设为根本是不变基调。同时,随着新闻传播大趋势的发展,政府对于移动端建设、科技支撑、管理体系机制改革的强调力度不断加大,并随着2019年新型主流媒体概念正式登场,对于主流媒体的大众传播提出了掌握主动权、主导权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我国各级传媒集中化与融合规模化趋向十分明显。全媒体时代,媒体向智能化、社交化、视频化、移动化方向演进,已是鲜明趋势。越是积极拥抱新技术、运用新技术,媒体就越能在全媒体格局的激烈演变中占据先机。“5G+人工智能+区块链”将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新基础建设,传媒产业发展将在这一新情景中展开。2019年,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产业数据,全球娱乐及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2.2万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3%。
全媒体时代,我国信息环境出现了新特征:一是国际信息环境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场垄断地位依旧,并在强化信息技术的领先、稳固信息场域的垄断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二是社会思想环境方面,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舆论生态及社会公众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多变,观念碰撞更加激烈,其背后有不同社会思潮的支撑,以及代表不同立场的资本力量不同程度的介入;同时,随着新兴媒体的深度应用,网民意见呈现出典型的群体极化趋势。三是媒介应用环境方面,媒体应用展现出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核心特征,媒体内容呈现为视听化的主流表达,媒体形态聚合为平台化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