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保目录正式执行,基本实现治疗领域全覆盖!连续三年的医保目录调整,已新增248种药品,纳入了糖尿病、高血压的门诊用药,儿童用药、精神疾病用药等准入数量逐渐递增。粗略测算,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
3月1日起执行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率高达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均价降幅过半;首次设立了目录内药品降价谈判,进一步降低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
新冠肺炎的全球传播引发了各界对医药行业的关注。在中国市场,最初是口罩、消毒剂等防护概念受到爆炒。随着各界对疫情了解的深入,市场开始出现分化,目前各界更加关注医疗行业的基本面和中长期趋势。
近几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卫生费用的支出得到大幅度增加,而药品费用支出是卫生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幅增加的卫生费用将使国内制药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而推动医药包装行业需求的扩大。我国医药包装材料行业目前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占全国工业比重逐步提升,但增速略有放缓。
目前,我国药品市场以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为主,零售药店为辅,其他渠道占比较少。据米内网数据,2016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约1.5万亿,同比增长8.3%。医院渠道合计占比77.4%,药店渠道仅占药品市场的22.2%,网上药店仅占药品市场0.3%。
全球医药包装市场中,西欧和北美占据市场总量的58%、亚太地区所占比例为27%,而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
未来将会重点开发和应用新型、环保、使用便捷的药用包装材料和容器,包括预灌封注射器、多室袋输液包装等自带给药装置的包装形式,I级耐水药用玻璃制品,PVC替代产品,具有温度记忆功能的药用包装材料,儿童用药安全包装,方便老人及残障人使用的包装形式和材料,适合中药材及饮片质量要求的包装形式等。
据医保局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达20854亿元,其中有超过1万亿用于药品支付。由于目前国家集采在万亿基金中占比还很小,对医院、药企影响有限,但如果未来带量采购实现“应采尽采”,会引发医药行业比较大的变化。
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主要药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使更多的仿制药能够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这些国家的药品需求。
随着全球大批“重磅药物”的专利集中到期,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中研普华预测,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将达到十万亿,位居全球第二。发改委拟放开基本药价,药价管理模式迎来变革,医保收支约束下的药价难以迎来普涨,医保药价管控模式变更,低价药、非医保药、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实质性受益。国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巨大的存量资源,国资改革正在不断激活中国经济微观主体动力,中央政府发布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国企改革将迎来全面提速时期。预计今后5-10年,医药行业产业总量将持续增长,利润总额也稳定在一定水平的增长之上,到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将达578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