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京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95.45亿人次,同比增长31.1%,全球旅游总收入将恢复至4.5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3.9%,分别达到2019年的77.7%和75.6%,这其中各国国内旅游将贡献绝大部分旅游经济。作为以人的移动和交流为特征的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尤为显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台旅行禁令,全球旅游业在消费需求、旅游投资、区域格局、产业链条、企业生存、人员就业等方面遭受诸多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含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降至72.78亿人次,同比下降40.8%;202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下降至2.9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比例锐减至3.6%。未来旅游市场行情如何?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线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3)》,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和48%。
报告还预计,在新冠疫苗普及较为顺利、疫苗有效性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启动,全年恢复至疫前的三成左右,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五成;实现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六成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可望同比增长达七成。
随着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始接种,边境限制预期将逐步解封,带动受重挫的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复甦,沉寂已久的跨国旅游亦能迎来恢复。作为全球休闲度假旅游企业,复星旅游文化将充分受益疫苗接种,有望迎来拐点时刻。
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近日发布消息称,今年,全球旅游业将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复苏,最佳的情况是,全球旅游业将从3月下旬开始恢复。当然这主要取决于各国疫苗接种计划的展开以及迅速、全面的疫情追踪、检测制度等,保守来看,国际旅游业的恢复也可能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运期间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旅行安全性的关注,成为拉动高铁和民航旅行需求显著增长的重要因素。旅客更偏向于尽可能避免使用地面公共交通,以减少人群接触。
国内旅游情况如何?据了解,截至2月18日下午6时,在目前已公布的18个省(市)春节7天假期文旅数据中,四川省7天接待游客量达4365.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285.53亿元,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双双暂居全国第一,实现文旅市场“开门红”!在旅游收入暂排名前十的省市中,今年春节黄金周共7省市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分别为四川(285.53亿元)、江苏(238.85亿元)、广东(204.8亿元)、河南(147.59亿元)、江西(144.76亿元)、广西(140.87亿元)和山西(112.14亿元)。在接待游客量方面,四川(4365.87万)、广东(3964.3万)、江苏(3514.41万)、河南(3400.68万)4个省份接待游客总数超过3000万人次。
截至今年9月30日,同程艺龙居住在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约占总注册用户的86.1%。第三季度,同程艺龙在微信平台的新增付费用户中约67.2%来自三线或以下城市,较2019年同期的63.3%有所增加。第三季度,旅游酒店夜量在低线城市同比增长近30%。
携程财报中公布的“去哪儿”数据显示,目前“去哪儿”新客增量已经与去年持平,其中新客里2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40%,近一半新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尤其是今年航空票价极低,几十元、一百多元的票价层出不穷,很多此前没有飞机出行经历的游客也有了机会尝试。今年以来,数百万用户在“去哪儿”购买了人生第一张机票,创近5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