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15万元 税务信息化助力税务行业将入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中研网 |     2021-03-05 14:14

2021全国两会进行时,有哪些利好政策惠及你我他?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企业复工延迟,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政策指导,为进一步支持广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全面复工复业,将有关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的认定标准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3.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4.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仅15%左右的企业通过税务中介机构代办纳税事宜。从目前税务师事务所和执业注册税务师的数量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专业税务服务机构数量规模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随着收入规模的上升,税收规模、税收范围也开始呈现加速扩张的发展趋势。我国税务服务行业下游新增市场的空间增速高于现阶段我国税务服务行业的增速规模,有利于我国税务服务行业未来的成长,随着税务体系和税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税务服务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目前,税务服务行业的行业周期处于成长期,行业内已分化出两类市场参与主体。一类是以税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市场参与主体,其客户主要为国企、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非居民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为涉税鉴证、涉税筹划、涉税代理等涉税服务。这一类机构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客户需求稳定,品牌知名度高。这一部分的细分市场已经呈现了成熟期行业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收入增长率趋于稳定、市场集中度高、业内竞争激烈。

“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年均超千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3%。其中,新办民营涉税市场主体5600万户,民营经济在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喜人的是,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现代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我国服务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新经济新动能正在茁壮成长。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将先进的税收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用计算机来管理税收行政业务,完善税务部门内外部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税务信息和更优质的管理服务,提高税务机关的行政效率,规范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实现税收工作的现代化。换言之,税务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构建一个虚拟部门或电子化机关,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部门、层级的限制,形成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局共有、共享、共治的税收执法信息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IT硬件是办公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但是同时,前期投资的硬件产品具有耐用性,在硬件设备的存量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硬件产品的投资有可能会有所收窄。

同时在全球市场上,PC的销量呈下滑的态势,除了PC机自身价格较高之后,移动设备的兴起也对PC机的销量产生冲击。软件服务是一种把管理软件和实施服务一体化打包的软件服务模式,它包括提供成熟的软件产品、优质的实施培训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后期持续提升服务项目的综合。在税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税务信息化以及金税三期工程实施以来,信息化是税务系统的主要方面,而软件以及服务是信息化的核心和灵魂。后续软件和服务等方面增长潜力较大,主要原因是云计算等服务提供产业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