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其中提出,到2022年底,制修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息辅助等领域智能交通急需标准20项以上,初步构建起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20项以上,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标准体系。
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5G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根据华为CloudBU判断及预测,20世纪末以来,汽车时代从1991-2000年的机械阶段,相继经过电子和通信阶段,走向2009-2014年的网联阶段和2015年至今的智能阶段,2025年后,汽车将会实现认知和自动驾驶。
交通强国成国家级战略,智慧交通为主攻方向之一。交通强国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被视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战略高度前所未有。创新发展体系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八大体系之一,而智慧交通被定为主攻方向。按照规划,国家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加快车联网、船联网建设,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交通体系。”
车联网是智慧交通落地的主要抓手,为智慧交通的推进提供了绝佳机遇。车联网当前处在政策、技术、产业的三重因素共振之上,为智慧交通的推进提供了绝佳机会。我们认为,作为智慧交通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在交通强国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车联网行业的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从制造业角度而言,产业链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应商、通信设备提供商、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车厂商,包括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此外车联网产业链中还包括大量服务业角色,如地图等软件与数据提供商、通信服务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
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长速度,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预计2025之前,联网汽车渗透率将不断提升,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2019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和车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招投标市场非常活跃。例如,为加快完善产业技术,应用支撑环境,提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发展和行业质量提升,保障和支撑洗脚水、新业务的应用,工信部近期也发出了大量的车联网招标公告。总体来看,2019年我国车联网招投标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元。
截止2020年4月,当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大约2.6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从不到10辆暴增到180多辆,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汽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出行生活必需品,这给智能信息网络技术和汽车产业智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车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提升,车联网硬件和软件的市场都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车联网与其他产业的链接,产生的附加市场规模也将快速扩大,因此推算,未来人均产生的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会加速上升,到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达到21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