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等门店,都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一进店,顾客性别、年龄、第几次到店,甚至心情状态等信息都被打上标签,上传至后台,成为营销依据。除了为科勒卫浴提供摄像头设备的苏州万店掌,被曝光的还有广州雅量科技、上海悠络客、苏州万店掌、深圳瑞为等3家。报道中,仅其中一家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安装了上百万个终端设备,收集上亿条个人数据。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人格权编当中,强调了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权的一部分,并明文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基本范畴、处理个人信息的基本要求及原则、例外情况等。同时,去年相继公布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征求意见草案,通过政策方向和具体落实细节两个方面,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进行全面规范。其中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还明确了违反法律的责任及后果,可能导致责令整改、对违法机构的罚款可高达五千万元或者上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对主要负责人的罚款可高达一百万元。
今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倡议发起成立“可信人脸识别守护计划”(简称“护脸计划”),希望通过标准制定、测试评估、行业自律等手段,增进行业和社会共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正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属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39个行业大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语言处理等领域,代表性产品包括科大讯飞的“晓译翻译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智能机器人“佳佳”、京东集团的JIMI智能客服等。而AI眼底筛查一体机在更基层、更偏远、眼科医生还无法触达的地方帮助病患筛查,尽早发现致盲风险、及时就医,造福于医疗服务第三产业。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稳中有进,国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持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339亿元,同比增长56.2%,凭借人工智能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16亿元。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智能语音分列前三,三者综合占比达到53.7%,其中计算机视觉占比最高为28.6%。2019年5G商用部署有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进行支撑,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的一波高速发展浪潮。
截至目前,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及相关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19年两会上,人工智能再一次被提到,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9年是人工智能价值兑现之年,人工智能产业化规模应用落地的机会比以前更大。人工智能将加强行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作为技术与应用的交汇所,为生态中所有参与者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