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代,拿出手机扫一扫,很多事儿就能在指尖完成,但相信很多人在外出就餐时都曾遇到过被告知只能扫码点单的问题,更有甚者还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吃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早就有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换言之,如果商家强制消费者必须扫码才能点单,无疑是违法的。那么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现状如何?
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支付作为商业社会运行基础设施,更多第三方机构开始深挖自身已有数据资源的价值,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前沿科技进行企业服务业务的拓展,开始进行由单一支付服务商向综合型产业服务商转型的尝试,积极寻求自身的二次增长。这成为支付行业发展的大潮流。
近日央行官网“已注销许可机构”名单再新增4家支付机构,分别是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CA”)、安徽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新增四家支付机构被注销,反映出数字经济时代,第三方支付市场洗牌进一步加剧,持牌支付机构经监管许可注销后有序退出市场。
目前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转型综合型产业服务商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拉卡拉为代表的侧重于B端企业或机构的深度服务,努力为合作的B端企业或机构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种则更加偏向C端消费者的深度运营,通过持续拓展服务场景和业务边界来巩固C端消费者与自身产品之间的关系,并为C端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服务。
数字化现已浸透于生活、商业的方方面面,持续为拓展服务场景,丰富服务体验助力,同时为第三方支付产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
在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对数字经济的蓬勃需求让支付企业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拉卡拉结合多年研发积累的成熟支付业务体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块,能够快速响应前端客户需求——形成云服务产品,缩短了开发迭代周期,为满足商户线下转型线上的数字化经营和金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