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基本建成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行业市场前瞻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2021-04-06 14:17

“我们今年将以一批标志性成果收官智能电网三年行动,年底基本建成海南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海南电网公司负责人4月3日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该公司计划投资约270亿元提质升级海南智能电网,并全面启动500千伏网架建设。

按照省政府出台的《海南智能电网建设方案》,海南智能电网建设以打造“75111”工程为主要内容,即通过推进7项省域系统工程项目、5个综合示范项目、1个数字电网平台、1个智能电网实验室和1个智能电网论坛,强化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电力支撑能力。

此外,海南省还正加快推进住宅小区抄表到户工作,促进供电服务均等化,实现“最后一公里”可靠供电,力争在今年底将户年均停电时间降至10小时以内。

多政策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大数据建设进程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密不可分,大数据为云计算提供应用场景。云计算在智能电网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电网处理和交互能力,成为电网强有力的技术组成;大数据技术立足于业务服务需求。

近些年,国家数次出台政策提及加快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建设,例如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2017年,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了更加注重系统优化、积极构建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

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能源、信息、大数据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推进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调控,助推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建设。2020年,基本形成以自主可信云与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可信云与能源大数据产业集群。

智能电网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工程。目前很多复杂的智能电网项目正在进行中,但缺口仍是巨大的。对于智能电网技术的提供者来说,所面临的推动发展的挑战是配电网络系统升级、配电站自动化和电力运输、智能电网网络和智能仪表。根据派克调查机构的最新报告,智能电网技术市场将从2012年的33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30亿美元,8年间,市场累积达到4940亿美元。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国外智能电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欧盟智能电网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创新到部署:欧盟智能电网推进重点

虽然欧盟各国不同程度的展开了智能电网实践,但就整体来说,仍旧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应对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为加快智能电网的部署进程,欧盟在《智能电网:从创新到部署》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个方面的推进重点,分别从技术、用户、监管、市场等方面呈现了欧盟对欧洲智能电网的规划布局,也体现了欧盟在智能电网实践中持有的创新发展理念。

制定技术标准,以推动智能电网快速有序发展

制定统一的智能电网标准被欧盟看作是一项“紧迫需求”。在欧盟的主导下,有关智能电网欧洲标准的工作早在2009年3月就已经启动,这个涉及到智能表计的首个欧洲标准在2012年年底出台。

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欧盟动用了强大的行政指令,并推出2项基本措施:一是设置监督介入体制,确保期限内完成任务;二是以信息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借此希望保证相关标准可以如期确立。

保护用户信息,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排除隐患

基于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性的重视,欧盟将解决信息隐私和安全问题也纳入到了智能电网部署当中考虑,据此提出被称作“局部隐私”的解决措施,并整合到正在开展的标准制定中。另外在发展和维护安全网络方面,欧盟从整合人才方面入手,继续集合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人才,确立了以“人才支撑安全”的相应措施,亦可看作是欧盟在智能电网部署中的一个“独到”思路。

建立监管框架,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激励机制

将监管激励措施运用于智能电网发展,是此次欧盟智能电网规划部署中的又一个重点。欧盟智能电网的监管框架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有助于智能电网的投资”。为此,欧盟颁布电力法令和能源服务法令为欧盟各成员国提供了一套激励约束机制。这些监管激励机制体现2个特点:一是鼓励多形式盈利;二是主张提高效率,降低高峰投资需求。

为了加快推进目标,欧盟还考虑调整现有智能电网监管框架,引入更为严格的监管激励机制,并进行新的政策部署,包括对已有能源服务指令进行修改、出台智能电表指导方针以及监督成员国实施进展等,通过发挥自身在地区性行动计划中的作用,鼓励和促进欧洲及区域性层面智能电网的协同行动。

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开放性的公平竞争市场

以市场为主导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使得欧盟在进行创新部署中十分关注智能电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按照欧盟的理解,这种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中立性和包容性,实现从“基于通信量的商业模式”转向“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商业模式。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允许中小企业广泛的参与;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要鼓励其积极主动适应这种新的“智能”能源消耗模式,这是成功转型为效率导向型的商业模式一个先决条件。同时,在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方面,智能电网也被欧盟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基于以上认识,在配电侧运营方面,欧盟从转变商业模式入手,建立相应用电激励机制等,鼓励消费者根据自身用电利益对消费行为进行调整,确保智能电网服务具有相当的用户竞争力,并为此创造出一个透明、公开的竞争市场。

展望发展愿景,为技术和系统方面创新提供持续支持

欧盟已经就智能电网提出多项倡议,在展现智能电网愿景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智能电网理念在欧洲提出,再到欧盟的统一部署实施,分析这一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属欧盟对智能电网创新的投入与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上。

欧盟先后出台《欧洲电网倡议》、《能源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等相关性政策对智能电网系统层次等进行创新,同时在资金审核、解决融资方面为创新性技术开展提供支持。这些措施也使欧盟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可以说,一张智能电网的“大网”正在欧洲铺开。

二、国际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规模预测

电力的增长需求,更多的政府措施,增加的投资,以及较高的输配电损耗都在推动全球智能电网市场。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的现代化版本。智能电网能够确保更安全可靠的供电。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将以输电升级为主导。此外,配电自动化领域将在智能电网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开放标准和缺乏互通性是全球智能电网市场正面临的若干障碍。

根据地理区分,全球智能电网市场可分为亚太地区、欧洲、北美和其余地区。亚太地区占全球智能电网市场的统治地位。根据预测,亚太地区在预测期内仍将占据市场领先地位。领先的市场参与者受地域限制,然而全球智能电网市场中正发生收购兼并。目前的行业趋势显示,输电升级领域将在未来几年有所收缩。全球智能电网市场中的领先企业有银泉网络、西门子、史怀哲理工实验室、施耐德电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