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2个小时。阿里妈妈联合淘宝短视频和天猫服饰风尚发布了《了不起的新世代:服饰风尚短视频内容策略洞察》,指出服饰行业将Z世代作为深耕短视频领域的高潜力人群,并为服饰短视频内容策略指引。
2020年10月13日,报告显示,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突破9亿,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低线城市,其中五线城市用户增长33.6%。这些用户里,看短视频的占比15.2%,网上看影视剧、综艺的占比7.9%,看直播的0.7%,网上听书/网络电台的占比0.1%。短视频成为了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近九成网民使用短视频。2020年6月典型细分行业人均单日短视频使用时长为110分钟。上传短视频的主体是00后、女性。
目前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玩家除了字节跳动、快手等,还有Twitter(Vine、Periscop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和Lasso)和Snapchat等,这些国际社交平台在看到TikTok惊人的发展速度后感受到威胁,因此快速布局短视频领域。
近年来,我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目前我国短视频行业竞争派系有字节跳动系、B站系、腾讯系、百度系、阿里系、新浪系、美图系、网易系和360系。其中,当前最火的视频平台之一——抖音属于字节跳动系;快手短视频属于快手系。
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一批优质UGC内容制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头条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募集一批优秀的内容制作团队入驻。到了2017年,短视频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内容制作者也偏向PGC化专业运作。相较于传统视频,短视频行业主要存在三大特点:生产成本低,传播和生产碎片化;传播速度快,社交属性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