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文旅部发布公告,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包括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亚丁旅游景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世界魔鬼城景区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并于2020年12月25日完成公示,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截至2月7日,多家景区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亏预告。在已经发布2020年业绩预报的15家景区企业中,大部分呈现下降趋势。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疫情防控的向好,目前国内旅游已经开始逐渐复苏,整体上多数景区应该可以扭亏为盈。而未来景区不再单纯依赖门票收入,尽快摆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方向转型已经成为行业新趋势。
根据各上市景区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15家企业中有8家景区净利润预计呈现亏损状态,而从扣非净利润来看,预亏企业进一步增加到11家。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扣非净利润指的是扣除与企业经营无关的一切收入与开支后得到的利润,从这一数据上看,上市景区几乎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近3/4的企业经营出现骤降。
具体来看,根据黄山旅游发布的财报预报显示,2020年黄山旅游净利润预计亏损3220万-481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则进一步亏损至9220万-1.14亿元区间。主要从事峨眉山风景区游山门票、客运索道、宾馆酒店服务的峨眉山A也预告业绩将出现大幅下滑,其中营收预计为5.3亿-5.6亿元,几乎是2019年的一半,而净利润则预计亏损3500万-4500万元。同样业绩不佳的还有桂林旅游,根据其2020年年报预报显示,该企业净利润预计亏损达2.7亿元,而该公司营业收入预计才为2.56亿元。
景区在疫情下经营承压,从而也到了传统景区加速转型的窗口期。在刚刚过去的1月,有近10家旅游企业将目光瞄向资本市场,试图叩开上市大门,其中也不乏一些传统景区企业的身影。而传统景区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从资本市场寻求融资,进而向休闲型目的地转变,摆脱过去仅靠观光游揽客的标签。
当前形势下,传统景区需要把以观光为主体、靠门票实现核心营收的产业模式向休闲度假体验的方向转变,未来景区的收入渠道将不再单一,而产业结构也将是多元化的。同时,随着疫情的向好,预计今年景区的业绩将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