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24度精炼棕榈油价格大涨 棕榈油进口成本连续回升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文华财经 |     2021-03-15 09:28

3月15日,数据显示,国内24度精炼棕榈油价格通盘大涨,广东省广州报8750,较前日涨280;山东省日照报价8670,较前日涨280;江苏省张家港报价8650,较前日涨280;福建省厦门报价8750,较前日涨280。此前,马来西亚棕榈油离岸价为1060美元,较上日涨15美元,进口到岸价为1087美元,较上日涨15美元,进口成本价为8465.46元,较上日涨94.29元,为连续第二日上涨。

此前数据显示,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116万吨,环比下降13%,创2016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因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遭受洪灾,加上种植园劳动力严重短缺;棕榈油出口量106万吨,环比下降 35%,创下 2015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未来棕榈油行业市场如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

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97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从国内市场看,国产大豆和油菜籽上市以来价格高开高走,2021年1月28日,黑龙江食用大豆价格为每吨5680元至5800元,同比上涨2000元至2200元;南方油菜籽价格为每吨6250元至6800元,同比上涨1250元至1500元。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2021年度(当年10月至次年9月)我国植物食用油产量3070万吨,同比增加140万吨;预计进口量1068万吨,同比减少92万吨;预计年度植物食用油消费量3611万吨,同比增加66万吨;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486万吨,同比减少40万吨。预计年度植物食用油供需结余2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