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冷空气来袭隔天如换季 16个省区市或受影响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综合 |     2021-03-15 09:33

据悉,明起三天(3月14日至16日),一股“全能型”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16个省区市或受影响。其中北方地区,强降雪、大风降温、沙尘天气“齐上阵”,东北多地或上演“隔天如换季”,而华北、黄淮等地则会经历气温“对半砍”,气温起伏将会十分明显。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入应用,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国内气象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正在快速提高。眼控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气象研究专家表示,通过眼控科技自研的超分辨率降尺度数值模式计算,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降水、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的精准预报。

去年9月,由眼控科技自主研发AI对流临近天气预报系统正式上线。这一平台能实时调取到分钟级别的气象实况数据,并可生成未来0-2小时的临近天气情况的精细化预报。眼控科技还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研发强对流短时预报诊断分析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基于卫星及地面雷达观测、模式预报等数据,提供覆盖“一带一路”区域的0-6小时临近预报产品。

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除了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作用,还将服务经济的发展,为建设智慧城市赋能。

上海是最早利用智慧气象来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地区之一。比如,出现一场小范围的阵雨,过去的天气预报只能显示“局部地区有雨”,无法具体预报降水的范围及时间。但如今,上海市中心城区已经实现分区预报预警,可以实时查询所在区位方圆三公里、12小时内的逐小时天气预报。上海的分区气象预报预警还与城市大数据结合,为社会管理提供建议。

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暴雨洪涝、低温寒潮、高温热浪、雷暴闪电等灾害影响的精细化预报,可以与交通、网格、热线等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共融互通,集成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将风险预警嵌入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