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进入“下沉时代” 蕴藏发展新机遇

 行业动态    |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     2021-03-17 10:10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十四五”期间,需要建立金融科技规范发展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金融普惠性、便利性的重要作用。

金融科技,即“金融+科技”,是指用运用科技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这其实跟“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种说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处点题金融科技,包括呼吁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强数据共享、加大失信惩治力度等,可见金融科技行业下沉到更多场景是大势所趋。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加强自身金融科技能力的建设,强化对数据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将是抓住2021年金融科技市场红利的关键。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利用线上提供的便利性,积极引入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更丰富的数字经济工具,减少营运成本,让消费者及相关产业链都能受益。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达到4213.8亿元,同比增长42.12%;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将达到6541.4亿元,2022年预计达到36178.2亿元。

当下金融机构正在努力拓展业务渠道,满足客户多场景支付需求,银行业正在努力适应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加大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进一步搭建适应时代的线上渠道。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利用线上提供的便利性,积极引入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更丰富的数字经济工具,减少营运成本,让消费者及相关产业链都能受益。

从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行业蕴藏着诸多机遇。特别是在服务下沉的大趋势下,利用新技术服务新市场,不断提高金融科技行业的渗透度,或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赛道。金融科技的下沉时代,首先体现在市场的跃迁。在移动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在零售端的2C市场日渐红海时,企业端的2B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当然,驶入这片蓝海,对于金融机构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十四五”期间,金融机构需要立足新兴科技基础,构建数据驱动的能力来由内而外地进行变革,拓展营销渠道,提高客户体验,实现与经济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相适应的发展。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服务需要从原有的产品视角,转向“场景”视角及“生态”“平台”视角。要实现对产业数字化更好的支持,金融行业必须要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日趋紧迫,高质量金融科技的价值也水涨船高。金融科技场景的多元化,金融机构的数据获取和解读能力将成为关键。

未来金融科技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区域链、传统金融+互联网、多层次智慧监管体系、新的技术都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